随着气温的不断下降,全县小麦将逐步进入越冬期。秋播以来,部分播种较早的麦田出现旺长,不仅不利于幼穗发育,造成穗小粒轻,还加大了倒伏、冻害的危险,对于这部分田块,应积极采取田管措施,控制旺长。
小麦出现旺长后,有什么危害
一是小麦年前旺长以后,观察旺长小麦的茎杆,正常生长的小麦,茎杆矮粗,旺长的小麦,茎杆细长。从吸收水肥的角度来说,消耗水分和养分会更多。如果是水肥不足的地块,旺长的小麦更容易出现苗弱、苗黄现象。
二是观察旺长小麦的根系,相比正常生长的小麦根系来说,根系比较浅,同时根系不发达,茎杆的柔韧度也不强,当生长到中后期,小麦长势较高以后,遇到刮风下雨天气,更容易发生倒伏。
三是旺长的小麦,自身的储备能力相对不足,抵御严寒的能力比较弱,冬天时遇到降温幅度较大的天气,更容易发生冻害。
关于小麦控旺,后台很多朋友咨询目前市场上控旺药物的区别,该用哪一种?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下多效唑、烯效唑、甲哌鎓(又叫缩节胺)、矮壮素这四种药物的区别,并对它们的特性、使用范围和使用方法做一个介绍,希望对大家选用有所帮助。
一、四者共性特点
1、多效唑
多效唑毫无疑问是目前市场中使用最普遍、应用范围最广的、销售量最大的。
多效唑能够广泛应用于大部分的大田作物、经济作物和果树作物,如水稻、小麦、玉米、油菜、大豆、棉花、花生、马铃薯、苹果、柑橘、樱桃、芒果、荔枝、桃、梨、烟草等。其中大田作物、经济作物多用于苗期和花期前后等喷施使用,果树多用于控制树冠树形、抑制新稍生长。既可以喷施,也可以冲施、灌施。尤其对油菜和水稻育苗具有极为显著的效果。
特点:应用范围广、控旺效果好、药效时间长、生物活性好。但容易造成土壤残留,会影响下茬作物生长,不适合长期连续使用。对于使用多效唑的地块,最好在下茬作物种植前,对土壤进行翻耕处理。
2、烯效唑
烯效唑可以说是多效唑的升级版,在用法和用途大体与多效唑相同。相比多效唑来说,烯效唑对作物具有更强劲的控旺杀菌效果和更高的安全使用性。
甲哌鎓又叫缩节胺、助壮素,是一种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,相对多效唑和烯效唑来说,它药性比较温和、无刺激性,具有更高的安全性。
甲哌鎓基本在作物各个时期都可以施用,即使时作物对药物十分敏感的幼苗期和花期同样也可以使用,而且基本没有不良副作用,也不容易出现药害,可以说是目前市场上最安全的植物生长调节剂。
特点:甲哌鎓安全系数高、适用期广,但虽然具有控旺效果,但它药效短、药效弱,控旺效果相对要差一些,尤其对于那些生长过旺的作物使用上,经常需要使用多次才能达到理想效果。
4、矮壮素
矮壮素也是农民朋友常用的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,里面也含有多效唑成分,既可以用来喷施、浸种、拌种,具有很好的控旺、促花、促果、防倒伏、抗寒、抗旱、抗盐碱以及促穗增产等效果。
特点:与多效唑常用于苗期和新稍期不同的是,矮壮素多用于花期、果期,常用于生长期较短的作物上,但使用不当往往会使作物出现缩果现象。此外,矮壮素可以和尿素、酸性肥药搭配使用,但不可与碱性肥药混用,适用于肥力充足、长势较好的地块,肥力瘠薄、长势偏弱的地块不要使用。
以上就是市场上常见、常用的控旺药物介绍,大家可以根据自己作物的种类和实际需要有针对性的施用,使用时一定要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的浓度和用量,切忌随意增加,否则容易对作物造成不利影响或发生药害。如果控旺过度,应当及时对作物喷施胺鲜酯、芸苔素内脂、赤霉素等进行补救,以刺激作物生长、进而达到缓解药害、消除影响、确保稳产的目的。来源:365益农